衡阳贿选案内幕工作人员收钱后用字母指代金额盘楼
衡阳贿选案内幕:工作人员收钱后用字母指代金额
8月1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玩忽职守案作出一审宣判,对童名谦以玩忽职守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此前,中央纪委发布消息,童名谦因为在担任衡阳市委书记期间,作为市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严肃换届纪律第一责任人,不正确履行职责,玩忽职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童名谦获刑5年,意味着衡阳破坏选举案进入了收尾阶段。
2012年底至2013年初,衡阳市在召开人大会议选举省人大代表过程中,76名省人大代表有56名存在送钱拉票行为,出席会议的527名市人大代表有518名收受钱物,有76名大会随团工作人员收受钱物,涉案金额达1.11亿余元。
“这起案件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挑战,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挑战,是对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挑战,触碰了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和党的执政底线。”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说。
案情触目惊心!涉及人数之多,性质之严重,影响之恶劣,共和国历史上所罕见。只有彻底查清并依纪依法严肃处理,才能赢得党心、民心,维护党的威信,维护人民群众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信任。
一个月查清的“军令状”
2013年2月,中央和湖南省有关部门接到了关于衡阳破坏选举案的举报;2月中旬,根据中央纪委和湖南省委领导的批示,湖南省纪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十分严重。
2013年4月9日,湖南省委五人小组听取了省纪委的情况汇报。徐守盛痛心疾首,连称发生这样的问题“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不可原谅”。
同日,湖南成立省委调查处理衡阳破坏选举案领导小组,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建国任组长,并委托省纪委牵头成立省委“409”案专案组,要求“必须彻底查清此案,给社会一个交代、给人民一个交代”。
“进驻衡阳后,1个月内查清案件事实!”湖南省纪委常委陈健是省委“409”案专案组组长。接到任务后,他向湖南省委立下了“军令状”。
衡阳破坏选举案案情错综复杂,涉案人员之多、涉及面之广,在陈健几十年的办案生涯中前所未见,兑现“军令状”并非易事。
“关键是要迅速打开局面,掌握主动权,形成震慑,避免出现大面积的串供、毁证和隐瞒案情现象。”陈健告诉记者,按照中央和湖南省委“把案件办成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铁案”的要求,省委专案组在进驻衡阳之前,制定了详细的调查方案,做了周密细致的准备工作。
2013年6月14日,专案组120余名办案人员“化整为零”,按照预先的部署,分别抵达指定的衡阳市、县(市、区)12个办案点,拉开了案件查办的大幕。
当天上午,衡阳市召开了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陈健在会上开门见山——此行就是为了彻查衡阳破坏选举案!该案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在座的各位,有些人就是涉案人员,要争取主动,积极配合调查,以求宽大处理。”
陈健的话犹如一块巨石投入了表面“风平浪静”的衡阳官场,效果立竿见影——会议结束的当天下午,在专案组指挥部驻地外,来交代问题、说明情况、退钱退物的涉案人员就排起了长队。3天之内,清缴的金额就达到了数百万。
“没想到开局会这么顺利。”湖南省纪委干部曾浩参与了案件查办全过程,他告诉记者,案情突破口一打开,随后的办案工作虽还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但总体可以用“势如破竹”来形容。
曾浩回忆,到2013年7月3日,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而此时,专案组进驻衡阳仅仅20天。